红石中继站
    • 资源
    • 新帖
    • 版块
    • 热门
    • 登录
    1. 主页
    2. BaimoQilin
    • 资料
    • 关注 13
    • 粉丝 1
    • 主题 16
    • 帖子 81
    • 群组 0

    BaimoQilin

    @BaimoQilin

    103
    资料浏览
    81
    帖子
    1
    粉丝
    13
    关注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BaimoQilin 取消关注 关注

    BaimoQilin 发布的最新帖子

    • RE: 我造出了可能是使用红石粉最少的女巫塔

      @gamerteam 药,我记得好像还会掉玻璃瓶萤石粉之类的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评「姚北实验学校食堂惊现活蛆」事件

      作者 / AUTHOR 白墨麒麟 BaimoQilin (研究 初稿 审核); Gemini 2.5 Pro (研究 润色)

      授权协议 / LICENSE CC-BY-NC-SA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撰稿日期 / DATE OF WRITING 5/28/2025 20:12

      本文首发于 BaimoQilin 微信公众号;部分插图因论坛限制无法上传,可前往公众号阅读原文。

      2025年5月,浙江余姚姚北实验学校食堂绞肉机内蠕动的活蛆,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无数号称“A级”、“示范”的校园食品安全招牌上。这一幕令人作呕的场景,通过家长“陪餐”这一偶然的窗口被撞破,迅速引爆舆论。然而,当我们为这迟来的“正义”和“高效”唏嘘时,一个更冰冷的问题浮现:倘若没有家长偶然的发现,这台生产着蛆虫肉糜的机器,还要在光鲜的“A级食堂”外衣下运转多久?又有多少孩子的餐盘,早已盛满了我们看不见的惊喜?

      ![FB24C4F1-EA0E-4D35-BA86-ECEB7F038079.webp](Image dimensions are too big) ![1E78A49F-3301-4276-A6E7-3E9C4125FA31.jpeg](Image dimensions are too big) ![826A875A-1EA0-4949-B781-892DC458B9F9.jpeg](Image dimensions are too big)

      姚北事件绝非孤例。从轰动一时的“鼠头鸭脖”闹剧,到各地频现的学生餐与教职工餐的双重标准,再到学生营养餐经费被层层克扣、雁过拔毛的腐败链条,校园食堂的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微生物污染、劣质食材、异物混入、操作不规范、设施卫生堪忧…… 这些问题,并非技术难题,而是赤裸裸的责任缺失和管理溃败。

      姚北实验学校食堂的“A级”光环,在活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这辛辣地讽刺了当前许多评级认证体系的虚妄。当检查沦为走过场,当台账的漂亮掩盖了后厨的肮脏,当“明厨亮灶”的摄像头选择性失明、被“故障”,所谓的示范单位不过是精心打造的皇帝的新衣。家长们偶然间撕开了这层遮羞布,让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没有陪餐制度或家长监督难以触及的角落,又隐藏着多少被荣誉和认证所麻痹的风险?

      翻开《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等文件,从食材采购、加工、人员健康到校长负责制,可谓细致入微。然而,姚北事件中绞肉机未清洗、饮用水混浊等低级错误,恰恰证明了这些白纸黑字的规定在现实中被何等轻慢。当制度束之高阁,沦为墙上标语、纸面文章,问题的发生便只是时间问题。这种“制度在纸上,问题在地上”的顽疾,其根源在于执行的惰性、监督的缺位以及问责的疲软。若非舆论倒逼,雷霆手段又在何方?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远非个别员工的疏忽或偶然的意外,它折射出的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其一,公益性与营利性的错位。尤其在食堂外包模式下,承包商逐利本性与学生餐费的刚性限制形成天然矛盾。若缺乏有效监管和合理的利润空间保障,压缩成本便成为必然,食材质量、卫生投入、人员待遇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更遑论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与权力寻租,让本该纯净的校园餐桌,沦为某些人中饱私囊的盛宴。

      其二,监管的选择性失明。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多部门看似权责分明,实则在交叉地带易现推诿扯皮,或在缺乏足够压力时民不举官不究。基层监管力量的薄弱与学校数量的庞大使常态化、深层次的监管难以为继。更可怕的是,部分监管可能早已被人情或利益所俘获,形成攻守同盟,让外部监督形同虚设。

      其三,主体责任的虚化与麻痹心态的蔓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在实际操作中,若无切肤之痛的问责,这种责任往往被层层分解,最终无人负责。长期的平安无事或一纸A级证书,更容易滋生管理层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

      姚北事件中,家长的介入再次凸显了社会监督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能总指望家长们个个都具备侦探般的敏锐和不惜一切代价揭露真相的勇气。校园食品安全,首先是政府和学校的法定职责。因此,变革势在必行。一是要从亡羊补牢式的危机处理,转向防患未然的常态化严管。对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坚持处罚到人,让违法成本远高于违法收益。二是要真正落实所谓“阳光厨房”、“阳光采购”、“阳光财务”,将食堂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聚光灯下。食材来源、成本构成、利润空间、招投标过程等敏感信息,必须无条件公开,接受质询。三是陪餐制度不能只是装点门面的花瓶,要赋予家长委员会等监督主体真实的检查权、质询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并建立有效的反馈与奖惩机制。三是对校园餐领域的腐败行为,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斩断伸向学生餐盘的黑手。同时,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责任感。

      绞肉机里的蛆虫,是对现有校园食品安全体系的一次无情嘲讽,也是一声沉痛的警示。它警示我们,在追求教育质量与升学率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学生最基本的健康权。若连孩子一口干净饭都保证不了,谈何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剜除校园食品安全领域的沉疴积弊,重建社会信任,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韧性。这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更关乎我们社会的良知与未来。


      除了常规的文笔润色一贯由 LLM 完成以外,在本文中还首次使用了 Gemini 2.5 Pro (with Deep Search) 来协助部分研究工作。尽管做了核查,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文内若有事实性错误,可在下方评论指出。在撰写本文之前我看过不少人的评论,因此部分观点可能有受影响。另外,Gemini 在润色过程中自己加了几点,我将合适的几点筛选了出来予以保留。文章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Hypiworld,有缘再见!

      2022 年 7 月 11 日上午 11 时,带着一丝青涩和热血,Hypiworld 机械动力「主题轮换服」在一台 2c4g 的 E5 2680-v4 上诞生了。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i9 12900k 16c120g 的稳定物理机和 700 余人的庞大玩家群体。

      我们正在经历这一个巨变的时代:AI 走入公众视野,风靡全球;MCBBS 停站,替代者红石中继站未能重回昔日的高峰;疫情结束,复工复学,Minecraft 热度骤降。渐渐地,社区不再需要这样一个机械动力服务器,Hypiworld 近几个周目的更新也越发力不从心。学业的繁重、兴趣的锐减,也促使我们停下脚步,回首重顾:曲既终,人该散,终是黄粱一梦。今年 5 月初,我在群内说明 Hypiworld 将暂停运营;今天,怀着沉重的心情,Hypiworld 机械动力「主题轮换服」正式对外宣布:即日起,无限期停运。

      三年来,Hypiworld 与大家携手共进,为 Minecraft 机械动力玩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共享的新天地。在这里,我想要特别感谢为我们长期提供服务器支持的 @DerpyDoge233 和 @Elainaaa、对我在多方面予以指导和帮助的指星公益服服主 @Sophie_zhxi,以及默默支持我们的每一位玩家:Hypiworld 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指星公益服」供替代,其管理完善、体系成熟,主打 Fabric 整合包轮换,Hypiworld 的主题轮换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指星的思路,群号是 776012911。另外,MPWA 联盟(交流群 654577396)中的几个成员服亦是不错的选择。

      Hypiworld,有缘再见!

      5/24/2025 晚

      BaimoQilin,

      Cynia Network of CyniaAI Team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一种很MC的“俺寻思之力”:专能资源包的故事

      “材质包” 是 Texture Pack 的错译,正确翻译为纹理包,或亦可称作资源包 (Resource Pack)。材质 (Material) 定义的是物体表面与光线交互的属性(着色器、反射率等)。Texture Pack 实际改变的是方块的贴图,即纹理 (Texture),所以应当是“纹理包”;同时,现代 Minecraft Resource Pack 并不仅能够改变方块贴图,所以现在一般称作更为恰当的“资源包”。无论如何,“材质包”都不是正确的叫法,尽管在社区广为流传。希望能在文中更正。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在资源发布页提供类似 Nexus 或 GitHub 的授权许可简化版解释

      支持。现阶段创作者可以自行粘贴许可证摘要至简介中,但是提供单独的组件显然对用户更加友好,也符合一般资源站的普遍标准。

      发布在 反馈与投诉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水】想了想红石中继站,一些想说的

      @moran0710 在 【水】想了想红石中继站,一些想说的 中说:

      @gamerteam 确实堪忧()

      能切换回到纯markdown模式也是一种选择

      主要是 感觉会用markdown甚至直接打BBCode的人也很少

      不知道,这得问不会markdown的人希不希望有这个功能

      (突然感觉少了BBcode格式的炫彩帖子也挺可惜(?)

      其实 Markdown 比富文本编辑器用起来舒服得多,因为你可以完整看到和把握格式信息,可视化编辑器往往反而会出现格式紊乱。Markdown 是使用广泛的标记语言,你不会用不代表会的人很少。通过简单的学习,撰写效率就可以比可视化编辑器高不少,省去了大量调整格式的时间,让精力集中在实际内容上。这也是 Markdown 广泛运用在文档、博客、GitHub、国外主流社交平台和绝大部分 LLM 中的原因所在。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测评永无止境?

      基于“萌新视角”的评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玩家的实际游戏体验,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玩家的存在。诚然,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缺乏探索精神和技术素养的“大多数”需要一个代言人;它们是言论自由的自然产物,也是整合包走向大众化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但是社区需要的是多元化的评测标准和视角。正如楼主指出的,当今最缺少的是客观、深度、对观众负责的专业化测评。只有这样的测评,才能作为玩家择取整合包有效的建议和参考,才能作为整合包作者优化调整正确的意见和反馈。它需要丰富的经验、细致的研究、充足的知识储备、基本的良知和对作者努力成果的尊重。

      ——要求每一个评测者都能达到这些要求显然是强人所难,但是有一点是评测的底线:对知识产权的敬畏和尊重。在中国,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缺乏版权意识是曾经普遍现象;幸运的是,这一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法治(制)的进步有所减少。严格遵守开源协议、杜绝侵权行为,是包括 Minecraft 整合包制作在内的一切二次创作的最最基本的底线。作为一个评测者,或主观,或客观,或浅,或深,或大众,或专业,都必须毫不动摇、无一例外地坚守这一底线。

      楼主似乎对 Markdown 的标题格式有所误解,“#”号的个数对应的是 HTML 中的 <h1>-<h6>,而不是标题的序号。在文中,小标题一至六的大小逐次减小,显然是在本应同级的标题中使用了不同数量的“#”号导致的。楼主看到了可以编辑一下!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2014年的建筑巧思:《EdgeCraft》与伪阴影建筑

      7f446f71-9b97-4dfb-96b1-77eb87c6fc11-image.png 很好的文章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评“煤炭压力版”事件:观研报告网们敲响的 LLM 信息污染警钟

      @Linmu_Ren_ 在 评“煤炭压力版”事件:观研报告网们敲响的 LLM 信息污染警钟 中说:

      “截止5月14日”应作“截至5月14日”
      话说回来,这报告还是够搞笑的,山西省作为产煤大省已经风评被害了(网上一些人调侃山西人靠杀凋灵骷髅获取煤炭的)

      感谢指正!现已修正。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 RE: 评“煤炭压力版”事件:观研报告网们敲响的 LLM 信息污染警钟

      @Sakarwei 在 评“煤炭压力版”事件:观研报告网们敲响的 LLM 信息污染警钟 中说:

      很不错的文章,支持下。
      ————
      稍作补充。
      除了本文提到的「观研报告网」和「产业研究报告网」之外,还有本文没有提到的「华经情报网」和「观知海内信息网」,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另外,直到我提交本帖进入审核的时候,我还能看到「产业研究报告网」和「华经情报网」PO的信息仍然是 Minecraft 内容,感觉有些专业机构是连处理都懒得处理……

      感谢你的支持!你提到的几个例子我在调查研究和整理材料的时候都注意到了。之所以文章中并没有详细列举出,是因为本文的主要意在“评”而不在“叙”。在 AI Index Report 2025: A Wake-Up Call for Cybersecurity and Legal Oversight 这篇文章中指出,仅 24 年就正式报告了 233 起相关的事件。不仅是文中所说的调研报告,在政治、广告、法律的很多领域都有类似事件,你可以参考 AI Slop - Wikipedia 和 LLM09:2025 Misinformation。其实一味拿着放大镜关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力求解决个体问题,往往会陷入打地鼠式的困境中;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和我此前对「熊猫云」事件的评价一样:只有解决了监管和市场的根本原因、切断源头,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在我的知乎专栏的同篇文章的评论里,有人这样说:
      E0FE15A5-0AE3-4E24-9E24-7C626AF5EB1F.jpeg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需求”,才会催生出这么多以贩卖粗制滥造报告的所谓专业机构。诚然,个体问题相比社会宏观的问题(比如这里的体制内的问题是一方面,文章中所述的信息污染问题也是一方面),解决起来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正义感”;但是只有最终解决了宏观的社会问题,才能真正地解决每一个个体问题。所以,我的意见是:对于个体问题的列举和分析点到为止,重点当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探索。但是还是非常感谢你的补充!谢谢。

      发布在 矿工茶馆
      BaimoQilinB
      BaimoQilin
      "Minecraft" 以及 "我的世界" 为 Mojang Synergies AB 的商标,本站与 Mojang 以及 Microsoft 没有从属关系
      © 2024-2025 红石中继站 版权所有 本站原创图文内容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由 长亭雷池WAF 提供安全检测与防护 由 WAFPRO 提供 SCDN 安全加速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28号 苏ICP备202304360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