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MC的“俺寻思之力”:专能资源包的故事
-
什么是专能资源包?
一般来说,MC里资源包的思路就是“换种风格”,也就是方块的新材质会和原材质一一对应起来。比如1.6的材质包“Modren HD”,熔炉会变成集成灶;音符盒会变成音箱;苹果会变成另一个意义的“苹果”……每一个皮肤都不会“跑题”。比较古早的资源包都会遵循这个道理。
不过也有一些资源包很“异类”,这些资源包被高度自定义化,可能只为了一类甚至仅一个存档而服务,这种材质包便被成为“专能资源包”。例如之前讲到的《EdgeCraft》,为了复原原案《镜之边缘》的味道,作者便制作了一个假光影资源包,随着地图一起下载。但在当时(1.8以前),资源包并不能与地图绑定,必须要另外下载,另行安装。所以除了少数大制作的地图外,很少会有人为了地图制作专能资源包。
不过一切将随着缤纷更新的推出而改变:1.8之后,Minecraft支持了将材质包并入存档文件的功能。于是,国外的一些小游戏作者们开始基于自己的游戏开发专能资源包。以实现一些原版中一些难以表现的效果,例如全新风格的GUI,特殊的美术效果等。这种“为小游戏开发一个专能资源包”的开发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著名Minecraft小游戏地图“粘液墙”便使用了专能资源包。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Minecraft建筑师群体中:既然小游戏中可以使用这种专能资源包,那么建筑师们的建筑也自然可以使用专能资源包,后续在分享建筑时候,只需要把资源包整合进存档中传播就行了。
于是,作者们开始制作一些针对特殊风格的资源材质包。以1.8为起,兴盛于1.12,专能资源包所带来的“俺寻思之力”逐渐成为了Minecraft建筑的风尚。
上图所展示的为MiniCity资源包,首次推出于1.8.1,是当年一类很有趣的专能资源包。该资源包直接无视了原版方块的全部材质和功能,对所有的方块以”迷你版城市“为主题,全部重新命名并赋予了全新的材质,让原本的Minecraft方块变成了迷你城市的资产单位元。成熟的资产与超级小比例城市的主题让制作一座城市变得很容易:在这个资源包下,人人都可以是城市建筑师,每个人都可以过一把建筑大佬瘾。可玩性非常高。
向mod转进
随着1.12.2的版本长期停滞,Mod的开发开始兴盛。专能资源包的作者们也开始探索新的道路:既然过分专能的资源包既麻烦又生存不友好,为什么不专门为创造模式开发一个建筑资产模组呢?只编写个新方块又不难是吧。故部分作者直接将以前专能材质包的模型开发成建筑资产mod,例如ITP在1.12.2便拥有了ITP Mod,用于替代原本的模型资源包。
但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不讲这个,我们讲另一个异军突起杀出来的专能资源包。
Cocricot
Cocricot,由Kiko制作,是诞生于1.7.10的
日式刻板印象欧洲风资源包,其可爱的画风和巨多无比的材质预设让其迅速成为了材质界的新星。
建筑师:鹿茶子Cocricot1.7.10版为了做出更多的材质预设,使用了LotMetaBlockPack来实现这个功能。跟着官网做好调试后,只需要利用特殊工具,就可以让部分方块和结构变成你所需要的新材质了,虽然麻烦但可堪一用。考虑到其技术上仍旧属于高度自定义化,所以仍旧被归类于“专能资源包”。
Cocricot资产的mod转型是被迫的:LotMetaBlockPack停更了。这让Kiko决定将原本的资产转化为mod,于是乎:Cocricot Mod横空出世。
我第一次见识到Cocricot Mod是有点被惊到的:我估计总资产数都快超过两千五百个了。小到一杯抹茶奶绿,大到一整个屋顶预设,这里都有。你完全可以换个香风智乃的皮肤,打造属于自己的Rabbit House。而且该资产包不仅可以用于欧风,它的泛用性极强——这个景儿你就造吧,一造一个不吱声啊。
后来随着版本更新,作者停更了很长时间,闭源的决定让任何玩家都无法合法地进行资产mod移植,直到1.20.4,该资源包和资产mod才王者归来。
但这个“版本更新”不只是让一些专能资源包和建筑mod难以兼容那么简单,一些风尚也在悄然的变化。
风尚的变化
1.13,水域更新,带来了方块ID的扁平化,也给了很多专能资源包以毁灭性的打击:原本靠着此类技术的资源材质包一瞬间不能使用了。
但真正让“俺寻思之力”时代结束的标志,是1.14,村庄与掠夺……的材质大改。
Minecraft大改了材质和玩法,虽然很多“遗老”总是吵嚷着材质大改简直天理不容,但我建议还是接受现实:材质大改的Minecraft变的更好看了。
Minecraft的开发似乎突然走进了快车道,版本的迅速更迭也让Mod和材质包作者喘不过气来,大伙大概经历过:在那个时候,一个子版本号的不同都可能导致材质包和mod失效。
所以回到原版看看吧:Minecraft确实好看了,更多的方块被加入了,还有一些更小的造景(灯笼,铁链)来愉悦身心,玩法的大改让生存模式变的有趣,玩生存的玩家再次变多。也因此,原版玩法被玩家们重新重视起来。
而这一审视,便形成了以原版为基础的今日之格局。
更多更漂亮的原版材质让”颜色“被受到重视,以调色见长的”推特风“被介绍进国内,让国内建筑的截图变的色彩斑斓。
调试棒带来的”非法拼搭“让建筑的纯原版细节制作成为了可能,只要想象力足够强大,什么都可以被模拟出来。
就这个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还需要什么资源包?——现在是大原版时代。专能资源包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了。
但定这就是Minecraft建筑的定论吗?实际上,大原版时代,更多的疑问被提出,更多的争论被抛到前台。
这些争论究竟为何,究竟如何?下回分解吧。
-
“材质包” 是 Texture Pack 的错译,正确翻译为纹理包,或亦可称作资源包 (Resource Pack)。材质 (Material) 定义的是物体表面与光线交互的属性(着色器、反射率等)。Texture Pack 实际改变的是方块的贴图,即纹理 (Texture),所以应当是“纹理包”;同时,现代 Minecraft Resource Pack 并不仅能够改变方块贴图,所以现在一般称作更为恰当的“资源包”。无论如何,“材质包”都不是正确的叫法,尽管在社区广为流传。希望能在文中更正。
-
@BaimoQilin
已改正。
我用了一个早期一些的称呼,而且这里更多讲的也是纹理,不至于非要这样啦~